我焦慮的不是做白工,而是原地打轉 (2)
2022 Jan 31 工作反思
前陣子一些內部討論滿久的工作,在正式啟動跑流程後急踩煞車。當下我滿直接的感受到自己內心的抗拒。這不太是我平時的直覺反應,所以我仔細想了一下,跟之前的經驗有什麼不同。
我的設計師先是安慰我:
反過來說,今天遇到各種看似白費力氣的狀況,其實換個角度,也是因為我們本身就在從事相對不確定性高、有一定難度的工作。
既然如此,面對混亂就是一種常態。我們只是提供選項和可能性,接受與否,在於決策的人。有時候他們就是遇到某種難處,「但我覺得,我可以試著理解看看。」
老實說設計師看起來比我容易抗拒多了,但我們都非常理解,自己難免要經歷這段過程。我們從中的學習,就是用來縮短這個過程,並且限制投入成本在合理的範圍內。
幾次摸索下來,我發現成本概念是我滿重要的一把量尺,決定要放多少耐性進去,也是一種成本單位,而不是無限制的迎合各種需求。
此外,觀察自己不同的反應,可以看出另外幾件我會衡量的事情:
正如同設計師跟我說,我們是提供可能性的人。如果這個要解決的問題或想達成的目標,在這幾次的推翻和釐清之中,並沒有逐步變得更清晰,範圍還是一樣無法收斂,或者有所矛盾,抓不到中心主旨......對我來說,這就是一種無意義的推翻,並付出無效益的沉沒成本。
我終究還是個很在乎團隊精神的人。如果過程當中一直都充分討論,那遇到得再來一次的狀況,自然會覺得是「我們」遇到某種外在的情境挑戰。若否,明明有各種討論和機會,但都不願坦承自己的想法,在臨門一腳就要推翻一切,那感受上就會有一種「你」「我」之間的對立,還有被耍小動作的不悅感。
有時依然要回頭自省,是否我的理解有誤差?是否提問不夠精確?是否有什麼變數是我沒有預想到的?當我準備的腳本越充分,且設計了各種大大小小的機會去測試,要是最後又被推翻,我就越有把握究竟是我沒準備到,還是我真的做了白工。孰輕孰重,該接受還是拒絕,心裡就會更清楚篤定一些。
後來冷靜完再回去處理,把重要的事提出來討論,打破瓶頸點,工作就順利往下跑了。不過藉著這個過程,仔細想想,有時候看到一件事背後千絲萬縷的各種影響和脈絡,對一件事的認知,也會全然不同。
就像做白工這件事,其實將各種成本、收穫考慮進來,真正使我焦慮的倒不是做白工本身,而是在這一切折衝當中,我們是不是一起往前更進一步了?推翻沒關係,我們是否從失敗或未完成當中,獲得了更多資訊或想法?或者,只是一直在原地打轉?
如果是前者,看似做白工,其實背後還是獲得一些能夠繼續推進自己的資訊;如果發現自己在原地打轉,那麼就得提高警覺了。
編輯是團隊作業。原地打轉不只影響進度,無論多理性分析,身處其中的每一份子,依然容易感到沮喪,沮喪感也得止跌。
就像我開完會,幾個緊密跟我合作的同事都馬上意識到不太對勁。設計師馬上就跟我講了上面那些話;另一個跟我共同參與的天使同事,也開始跟我一起再次盤點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、為什麼卡關、合理或不合理,又該如何解決。
如果今天事情反過來,發生在自己的夥伴身上,辨識出我們是做了白工,還是原地打轉?可能性被推翻,那我們是否得到了其他有參考價值的資訊?或者成本已經超過了可容許的範圍,自己是否能協助拉起防火牆,至少也讓事情好接手?
在過程當中,好好提出自己的想法、適時照顧夥伴的心情。畢竟要實際動手改的人常常也不是我,工作上各種決定,記得對身邊幫助自己的人保持尊重;要是真的遇到困難,好好表達,而不是一副亂丟燙手山芋的樣子,也是我覺得很重要的一件事。(尤其工作以來,我一直都是團隊當中年紀最輕的,被幫助和照顧的地方太多了,對人懷抱感謝與尊重實在太重要。)
平時就維繫好信任感,要換座山頭再翻山越嶺一次,都到得了目的地;反之,就算只是換條巷子走都倍感艱辛。經歷了一些磨合後,真心覺得這是十分真實的挑戰。儘管身邊許多人覺得浪費時間——對方本來就應該如何又如何——但比起後面要浪費的成本,我覺得是非常值得的投資。
對於這次事件的省思大概到這裡結束,不過我覺得這跟人生很多面向也有相通之處,特別是身邊有許多常常覺得自己「怎麼還沒達成某目標」的朋友,包括我自己,內心糾結的歷程和這次的經驗似乎有可以類比的地方。如果想繼續延伸這個話題,可以繼續閱讀下一篇。(寫了好多啊...)
我的設計師先是安慰我:
越是死板、越是基礎的工作,不確定性越低。但我們的工作性質有很多「創造」的成分,我們提供的服務是可能性,可能性就包含未知,未知就可能是做白工。
反過來說,今天遇到各種看似白費力氣的狀況,其實換個角度,也是因為我們本身就在從事相對不確定性高、有一定難度的工作。
既然如此,面對混亂就是一種常態。我們只是提供選項和可能性,接受與否,在於決策的人。有時候他們就是遇到某種難處,「但我覺得,我可以試著理解看看。」
我的內心量尺
老實說設計師看起來比我容易抗拒多了,但我們都非常理解,自己難免要經歷這段過程。我們從中的學習,就是用來縮短這個過程,並且限制投入成本在合理的範圍內。
幾次摸索下來,我發現成本概念是我滿重要的一把量尺,決定要放多少耐性進去,也是一種成本單位,而不是無限制的迎合各種需求。
此外,觀察自己不同的反應,可以看出另外幾件我會衡量的事情:
1. 目標是否逐步收斂
正如同設計師跟我說,我們是提供可能性的人。如果這個要解決的問題或想達成的目標,在這幾次的推翻和釐清之中,並沒有逐步變得更清晰,範圍還是一樣無法收斂,或者有所矛盾,抓不到中心主旨......對我來說,這就是一種無意義的推翻,並付出無效益的沉沒成本。
2. 是否充分參與討論
我終究還是個很在乎團隊精神的人。如果過程當中一直都充分討論,那遇到得再來一次的狀況,自然會覺得是「我們」遇到某種外在的情境挑戰。若否,明明有各種討論和機會,但都不願坦承自己的想法,在臨門一腳就要推翻一切,那感受上就會有一種「你」「我」之間的對立,還有被耍小動作的不悅感。
3. 自我準備是否充足
有時依然要回頭自省,是否我的理解有誤差?是否提問不夠精確?是否有什麼變數是我沒有預想到的?當我準備的腳本越充分,且設計了各種大大小小的機會去測試,要是最後又被推翻,我就越有把握究竟是我沒準備到,還是我真的做了白工。孰輕孰重,該接受還是拒絕,心裡就會更清楚篤定一些。
失敗也有意義
後來冷靜完再回去處理,把重要的事提出來討論,打破瓶頸點,工作就順利往下跑了。不過藉著這個過程,仔細想想,有時候看到一件事背後千絲萬縷的各種影響和脈絡,對一件事的認知,也會全然不同。
就像做白工這件事,其實將各種成本、收穫考慮進來,真正使我焦慮的倒不是做白工本身,而是在這一切折衝當中,我們是不是一起往前更進一步了?推翻沒關係,我們是否從失敗或未完成當中,獲得了更多資訊或想法?或者,只是一直在原地打轉?
如果是前者,看似做白工,其實背後還是獲得一些能夠繼續推進自己的資訊;如果發現自己在原地打轉,那麼就得提高警覺了。
照顧夥伴的心情
編輯是團隊作業。原地打轉不只影響進度,無論多理性分析,身處其中的每一份子,依然容易感到沮喪,沮喪感也得止跌。
就像我開完會,幾個緊密跟我合作的同事都馬上意識到不太對勁。設計師馬上就跟我講了上面那些話;另一個跟我共同參與的天使同事,也開始跟我一起再次盤點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、為什麼卡關、合理或不合理,又該如何解決。
如果今天事情反過來,發生在自己的夥伴身上,辨識出我們是做了白工,還是原地打轉?可能性被推翻,那我們是否得到了其他有參考價值的資訊?或者成本已經超過了可容許的範圍,自己是否能協助拉起防火牆,至少也讓事情好接手?
在過程當中,好好提出自己的想法、適時照顧夥伴的心情。畢竟要實際動手改的人常常也不是我,工作上各種決定,記得對身邊幫助自己的人保持尊重;要是真的遇到困難,好好表達,而不是一副亂丟燙手山芋的樣子,也是我覺得很重要的一件事。(尤其工作以來,我一直都是團隊當中年紀最輕的,被幫助和照顧的地方太多了,對人懷抱感謝與尊重實在太重要。)
平時就維繫好信任感,要換座山頭再翻山越嶺一次,都到得了目的地;反之,就算只是換條巷子走都倍感艱辛。經歷了一些磨合後,真心覺得這是十分真實的挑戰。儘管身邊許多人覺得浪費時間——對方本來就應該如何又如何——但比起後面要浪費的成本,我覺得是非常值得的投資。
對於這次事件的省思大概到這裡結束,不過我覺得這跟人生很多面向也有相通之處,特別是身邊有許多常常覺得自己「怎麼還沒達成某目標」的朋友,包括我自己,內心糾結的歷程和這次的經驗似乎有可以類比的地方。如果想繼續延伸這個話題,可以繼續閱讀下一篇。(寫了好多啊...)
0則留言